福建长汀有什么好玩的?长汀古城景点大全之济川门城楼

2019-10-04 09:49 长汀县融媒体中心

济川门城楼的历史非常久远,据宋朝的《临汀志》记载,济川门始建于1066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历史上济川门也叫丽春门、水东门。

现在的济川门是在查阅众多古籍,并征求各方意见后重建。这座城楼气势恢宏,分为两层,它的外观形制、门窗式样主要是参照建于宋代的福州华林寺和莆田三清殿而重建的,总体为宋代风格。斗拱、横梁都比较大,梁柱也很粗大。第一层离地高17.04米,第二层离地高24.49米。梁柱所使用的材质是进口红木菠萝格。红木不仅名贵,也蕴含富贵吉祥的寓意。城墙的外观是参照长汀现有城墙形制重建的,高10米。

济川门柱子基座的图案设计是很有讲究的:内圈12根柱子依方位顺布12生肖图案,其涵义为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井然有序;外圈四角柱子分别是:东方柱子用青龙图案、南方柱子用朱雀图案、西方柱子用白虎图案、北方柱子用玄武图案,其涵义为各神、兽守住本位,迎吉祥,保太平,让人民幸福安康。进门左边柱子用文、右边柱子用武,意味文武双全。西面出门处两根柱子用竹类图案,象征节节高升、蓬勃发展。

城门正面金灿灿的“济川门”三个大字是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的题字,他与当时的汀州刺史陈轩是好朋友。当年,他们两人经常在汀州城吟诗歌唱。黄庭坚曾赋诗“平生所闻陈汀州,蝗不入境年屡丰”,黄庭坚对带来汀州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的这位好友的执政很是赞许。

济川门西面,大家可以看到行草的“南国山城”四字,其文其书出自明代大儒王阳明。明朝正德年间,王阳明奉旨到闽赣间剿灭山民暴乱,曾率兵几次经过长汀。“南国山城”一词是出自王阳明到汀州时期的诗作《回军上杭诗》。这几个字的书法出自王阳明1515年给汀州地方官梁郡伯的手札。原作是草书,笔意酣畅,字势较为紧密,顾盼照应,一气呵成,是一件难得的佳作。

黄庭坚、王阳明与古汀州曾有不解之缘,其人其书重现于济川门,既体现了汀州府曾经的大气象,也寄托了重建者对先贤的缅怀和日后长汀腾达祥和的寓意。

济川门是一座非常有故事的城门。南宋末年,文天祥曾三次在这里率兵抗元。当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汀州》诗:“雷霆驱精锐,斧钺下青冥,江城今夜客,惨淡飞云汀”。

明末清初,南明隆武帝在汀州抗清,他的大将闵时就是战死于济川门城下。

汀州有句古谚“十座城门九把锁”,为什么十座城门却只有九把锁呢?这唯一不锁的就是济川门。在古代,济川门就相当雄伟,当年汀州官员任职、居民结婚、百姓出入等都经过这座城门,它是汀州入城第一关。因为济川门过桥便是繁华的水东街,官员和居民夜间也时常要通过,所以济川门只关不锁。这个“十座城门九把锁”典故既说明了当年济川门的重要性,也印证了汀州曾经的繁华和太平。

站在城楼上,客家母亲河汀江在眼前滔滔而过,济川桥连通两岸,对面的水东街(当时叫左厢里)一目了然。“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汀州曾今的繁华与美丽仿佛历历在目。

雄伟的济川门城楼不愧是古汀州博大久远的象征,是汀州古城标志性建筑,也可以说是长汀的新城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