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福建长汀美丽桥下红军村

2019-03-04 16:53 海峡通讯

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福建长汀美丽桥下红军村

美丽桥下红军村

1

从闽西长汀县城出发,我坐上在福州创业发展,现热心为家乡打造美丽乡村,保护红色文化带头人谢洋龙驾驶的小车,向南行进43公里,穿过全长1364米的松毛岭隧道,靠一条欢唱的蜿蜒溪流引导,就来到了谢洋龙的老家——著名的红军故乡:南山镇桥下村。在村头不远处,高悬头顶的是一座新建的铁路高架桥,桥下一副对联格外醒目:

上联:闽地青松南山立根深叶茂;

下联:汀江碧水桥下行源远流长。

恰好一列流线型的动车从高架桥上闪电般急驶而过。望着远去的“和谐号”动车白色车厢,我心想,也许这就是桥下村得名的缘故吧?

在村部迎接我们的,岁数小我一轮,1968年出生,生肖属猴的两个“猴弟”——桥下村支书谢仰锋和村主任谢长水先后纠正了我的错误理解。

原来,刚才公路旁蜿蜒的一条清澈溪流把四面环山的桥下村一分为二。明末清初,以至更早,村里东西两岸的村民走亲戚,要绕远路弯上10公里才能到达对岸,交通十分不便。村民就在村庄中心位置建起了一座发洪水也冲不垮的石桥。有外乡村的人来到村庄溪边,询问一个姓邓的村民,到姓谢的某某人家怎么走?姓邓的村民手指那座石桥说,看,就在那桥下,过了桥就是。桥下,桥下,天长日久,桥下村的村名由此而来。

桥下村仅仅距离“红军长征第一村”——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原名钟屋村)向北不过3公里路程。

美丽桥下红军村

2

我站在桥下村仰望,映入眼帘的就是属于桥下村辖地的海拔955米松毛岭主峰金华山,其间还矗立陡峭如剑的北岭、白叶杨、刘坑口、寨背山——松毛岭五大高峰。在绵延40公里、地势险要的松毛岭莽莽山林间,越过金华山,便到达深受福建人民爱戴的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的老家——连城县朋口镇。

1934年9月末,红军长征前最后殊死一战——七天七夜“松毛岭保卫战”中,最惊险的唐古垴高地争夺战就在金华山顶爆发。离这不远处,指挥直接进攻松毛岭的主力师之一:国民党第36师中将师长宋希濂被我英勇的红军战士击伤。有《鹰犬将军——宋希濂自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出版)为证:

(1934年9月27日)下午三时左右,我率师指挥所来到白衣洋岭最高峰。当我用望远镜向前瞭望时,突然从西面山坡的丛林里,由轻机枪射过来一排子弹,我和一个卫士均受伤了。

我的一篇11000字报告文学《长征前:殊死一战》开篇写道:

这里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

这里是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原名钟屋村)。

今天在中复村村口,由102岁开国少将涂通今题写七个大字“红军长征第一村”的红色标志碑格外醒目。

1936年9月底至10月中旬,踏上漫漫长征路的红军,先后出发的地点有四个:福建省的长汀县和宁化县、江西省的瑞金县和于都县。但四个出发地点中,路途最远的是闽西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该村距离松毛岭不过百余米。所以在中复村竖立有红军长征“零公里处”纪念碑,具体位置在中复村观寿公祠门前。而默默无闻、貌不惊人的观寿公祠则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总指挥部及红军史上惨烈的“松毛岭保卫战”指挥部设立之所,朱德总司令亲临东线指挥“松毛岭保卫战”期间,就住在观寿公祠的屋子里。

82年过去了,红军长征开拔前最后殊死一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是,面对眼前的松毛岭—金华山—唐古垴,我的耳畔仿佛还在回响“松毛岭保卫战”保卫中央苏区东大门的激烈枪声。因为,此时此刻,我就站在“松毛岭保卫战”与中复村并列的最前沿——桥下村育成公祠大门前。育成公祠是除中复村观寿公祠红军指挥所外,另一个重要的红军指挥所——二次革命时期,组织“朋口战斗”的红十九师指挥所,是“松毛岭保卫战”中红一军团(红二师红四团),红九军团第七、八团,红二十四师指挥所。

1933年7月29日下午,集结在桥下村的红十九师一团受彭德怀之命,由桥下村往东越过金华山直插敌后,向朋口直接发起进攻,共歼灭敌军两个团,占领连城县城,取得了“朋口战斗”的胜利。

1934年9月1至3日,在朱德总司令的亲自指挥下,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统一领导红一、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取得了3天歼敌4000多人——史称“松毛岭保卫战”第一阶段“温坊大捷”的辉煌战绩。

这几场极其关键的战役,红军指挥所都设在桥下村的育成公祠。如红军独立二十四师6000多将士曾驻扎在桥下村一带,师部就设在育成公祠,师长周建屏、政委杨英都住在育成公祠里。在此之前,还有刘少奇、叶剑英、陈光、刘亚楼在桥下村住过、战斗过。称桥下村为“红军村”名副其实。

美丽桥下红军村

3

我满怀敬意,走进“松毛岭保卫战”的前敌指挥所之一——桥下村村东头的育成公祠,重温那场关乎8万主力红军生死的最后决战。

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9年)的育成公祠,坐东朝西,属典型的客家“府第式”牛角屋古建筑,共三进四摆,内有天井,屋前有“半月形”池塘,辅以围墙、门楼,屋后有回龙屋,总占地面积3600多平方米。在池塘两边耸立有4根石桅杆,为的是旌表先人:发奋读书,正派做人。就是在这座闽西常见的客家公祠里,一道道十万火急命令传到金华山巅、松毛岭上,衣衫褴褛却意志坚强的独立二十四师红军战士凭借钢铁一般的毅力,不让发起一波又一波疯狂冲锋的敌人越上山岗。

而独立二十四师的红军战士之所以能够苦战七天七夜决不后退,离不开桥下村在1934年仅有200多户、600多个乡亲的全力支援。他们集合全村青壮年跃上金华山防守最前线,和二十四师战士一起挖战壕、修工事。后方则由全村老弱妇孺帮助送水烧饭、抬下伤员、运上弹药。有报道记载当年参加“松毛岭保卫战”的桥下村101岁老人谢良辉的回忆:

当时全村报名参加红军20多人,参加修工事200多人,做担架360副,抬送伤员700多人,有20多人在松毛岭保卫战中光荣牺牲。

谢良辉老人的记忆是准确的。我在桥下村西头的山坡上,在矗立蓝天的高大“桥下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后面,看到了整整齐齐镌刻的桥下村28位革命烈士英名。28位烈士年龄大多20岁上下。年龄最大的是1886年出生的桥下乡苏维埃主席谢朝廷和红九军团战士谢花孜,他们在1933年牺牲时,不过47岁。年龄最小的是1915年出生的红十二军战士谢德古,1931年牺牲时,年仅16岁。他们都是为了革命事业,为了红色江山而不怕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美丽桥下红军村

4

在桥下村,我还有意外的收获。我发现桥下村不仅拥有众多足可傲人的革命烈士先进事迹,还拥有众多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红色标语。这些字迹模糊、颜色黯淡却弥足珍贵的红色标语,虽经八十多年风雨洗礼,依然被基本完好地保存下来。

美丽桥下红军村

▲红色家书原件

最稀有的,当属贴在谢朝琨公老屋床头板壁上的一封红色家书。这封由丈夫写给妻子的信件,从信的内容推断,估计是一位有文化的红军连、排长或者红军战士写给远方妻子的信。而且,写信人的家境殷实,开有店铺。由于战事吃紧,交通中断,写信人考虑到这封信根本无法寄出,自己又生死未卜,遂公开张贴在借宿乡亲家中的床头板壁之上,大约是希望日后有好心人能把此信揭下送达,因此才让时隔八十多年后的我们得以亲眼见到。借助村主任谢长水的手电筒照射之光,我用手机将此信拍摄下来,同时提醒谢长水抓紧把全信抄录下来,避免字迹进一步缺失。可惜囿于年代久远,信件残破不堪,字迹缺失太多,我勉强辨认出以下内容:

客中 妻台

某某……别后萦思……初旬,革党起义。扬城都督……贴。百姓安顿如常。近来高……依。堪慰锦注。店中苟有任倚……里一转。严寒在即。……安。

夫……字达贤内助……事高堂俯旧儿女全赖……忘。扬城秩序安宁。实堪欣慰……便寄上英洋一百元。至祈……当即回里一走。万勿注盼。

尽管这封红色家书内容残缺不全,为安全计,写信人还运用了一些隐语。如将自己所在地用“扬城”指代,将红军首长用“扬城都督”指代,但管中窥豹,“扬城”很可能指的是长汀县,“扬城都督”不排除指的是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或者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又或者红军独立二十四师师长周建屏、政委杨英……无论如何,这些红色标语和红色家书都是值得桥下村村民永久保留的、价值连城的精神财富。

告别桥下村时,我在村部看到原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官景辉为桥下村的题词:“红色桥下”;还看到原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先文为桥下村的题词:“美丽桥下”。我觉得题词都很贴切。遂为本文取名《美丽桥下红军村》。

本文刊载于《海峡通讯》2019年第1期 作者:施晓宇

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代置县,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设置汀州,是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至宋代,汀州府与省内其它七府构成了福建八闽。从唐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间,汀州一直是历朝历代州、郡、路、府的治所。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文物,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29年3月,红军入长汀,建长汀县革命委员会,为闽西、赣南第一个红色县级政权,苏维埃政府于涂坊,属闽西苏维埃政府。1931年10月,建立汀州市苏维埃政府于城关。12月,以南阳、才溪、通贤、畲心、涂坊、中屋村、水口、三洲、濯田等区建新汀县,县治设于濯田。以河田、四都、古城、长汀附城、汀东、童坊、张地等地为长汀县,县治设于河田。市、县均属西苏维埃政府。1932年3月,建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于汀州市;与此同时,撤销新汀县。才溪、通贤划归上杭县,南阳划归新泉县,其余各区并长汀县。10月,分长汀县东北部分地建立汀东县于馆前;1933年9月,分长汀县近汀州市部分地区建立兆征县,县治设省苏维埃政府内,均属福建省苏维埃政府。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红军作战略转移,撤离中央苏区。长汀复由国民政府统辖,改用民国纪年,仍合称长汀县,隶福建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驻汀。翌年改隶省第七区解放军接管长汀县。18日,成立长汀县人民政府,隶福建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1年至1997年,隶龙岩地区专员公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