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太平桥离长汀古城有多远?长汀太平桥的由来

2019-06-24 23:00 趣游汀州整理

长汀太平桥离长汀古城有多远?长汀太平桥的由来

长汀古城又称汀州古城,位于福建长汀,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为闽粤赣三省的古道枢纽和边陲要冲,被称为“福建西大门”。

汀州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国家AAAA级景区,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建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1994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福建四大名城之一。被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城”,历史上为州郡路府所在地,是连接赣州、梅州的中心枢纽和商贸重镇,史称“阛阓繁阜,不减江浙中州” 。被誉为八闽客家首府,2004年,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长汀县“中国客家菜之乡”称号,荣膺“福建美食名城”。 距长汀南站7公里,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约281.9公里;319国道、534国道,省道205贯穿全境,赣龙铁路、赣龙铁路复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快捷。

至于长汀太平桥离长汀古城有多远这个问题,其实是不成立的,因为长汀太平桥属于长汀古城的一部分。太平桥正处于长汀古城一江两岸计划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点。

长汀太平桥是一座双廊桥,全长近百米,造型典雅、古朴,翘角飞檐,犹如双龙飞渡汀江之上。

太平桥位于长汀城区的东北方向,是长汀环城路上的交通要道。据1993年版《长汀县志》记载:“太平桥,跨正溪与水东街相接。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已有木桥,名有年桥,后被水冲毁。”南宋开庆时期的《临汀志》记载,“有年桥,在长汀县东永康坊。创于绍兴间,圮于水。乾道间,郡守谢公知几更为浮梁,匾曰‘太平彩虹之桥’。淳熙间,郡守复架舆梁而屋之。嘉定间,郡守邹公非熊重创,改今名。”

可见,太平桥最早名“有年桥”,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0­1162年)。被水冲毁后,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由汀州郡守谢知几将它改建为浮梁。这里的“浮梁”,指的应该是浮桥,即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太平桥改建为浮桥的具体年份,《长汀县志》记载:“乾道七年(1171年),改浮桥名‘太平彩虹’。”

无独有偶,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与汀州相邻的赣州,知军洪迈建了一座横卧在章江之上、长达400米、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的浮桥,名惠民桥,又称东津桥、东河浮桥。该桥至今仍屹立在章江边,并与市内的古城墙、八境台、涌金门一道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被誉为赣州“国宝”级文物。而另一座知名的浮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也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由知州曾汪造舟为梁,联结起86只巨船,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成为潮州八景之一,更是古代广东通向闽浙的交通要津,被潮州民间誉为“仙佛造桥”。汀州、赣州、潮州三个地区,于南宋乾道六、七年间同时建设浮桥。笔者猜测,浮桥成为当时的一大建筑风气,或许知州之间还有所沟通与商榷。800多年前的长汀浮桥,暂无图片等考据其规模与形象,但与赣州、潮州的古浮桥应有几分相似。所以命名为“太平彩虹之桥”,应是一为求太平,二为该桥如同美丽的彩虹一般,浮在汀江河上。

然而,浮桥还是有缺点的。《长汀县志》载道:太平桥“冬季水落,露出沙洲礁石,浮桥失效,需用舢板撑渡。舢板过小,不能多渡行人,重担行人及农民多撑杖挑担涉水过河,以至常有人跌入河中。”故而,到了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一位赵姓的汀州郡守觉得浮桥使用不方便,于是又架起了屋桥。这位赵姓郡守是谁呢?据《临汀志》记载,淳熙年间共十六年,官员调整比较频繁,共有11位汀州郡守,其中,赵姓郡守就依次有赵不叟、赵汝吉力、赵不戒、赵师德4位。而根据各种资料显示,建桥者为赵不叟。

“舆梁”就是桥梁的意思。屋桥,又称风雨桥、桥屋,是一种“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古老而独特的桥梁样式,也是闽西客家的典型建筑风格,为的是方便往来行人遮阳避雨,也能保护木桥结构不受损坏。到了南宋嘉定二年(1210年),汀州郡守邹非熊重建该桥,又改回“有年桥”的名称。至于何时恢复“太平桥”的名称,已无从考据。明代正德十四年(1520年)前后,重建太平桥,改建成7座石墩,架上木梁作为木板桥,上架7间屋子,桥长39丈(合130米)、宽2.6 丈(合9.3米)。到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该桥毁于火,便改建成比原来更小的石拱桥,长30丈(合96米),宽1.6丈(合 5.1米)。

1934年,国民党以50万的兵力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战乱导致长汀县城的太平桥桥面被毁。1935年重铺。197 0年,改建成长80米,宽8米的5孔石拱混凝土桥,桥面两侧筑有人行道各1米,载重10吨。 1993年元月,又重建太平桥,为一座长86米,宽24米,高8米,有3个大拱,14个小拱的联拱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