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大夫第要门票吗?长汀大夫第的占地面积 长汀大夫第讲解

2020-02-13 22:25 互联网

福建省闽西一带,有很多古建筑“大夫第”。 “大夫第”的主人,自然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大夫第”是古代中国高级官吏修建府邸的一种通称,一般是指文职官员的私宅,也就是士大夫的门第。

位于长汀东大街的这座“大夫第”,是属于“古建筑移建”,是景观工程的一个重点。集中其精华,理所当然是格外经典、精致。

这座“大夫第”是两层砖木结构的客家厅堂式建筑,也称客家四合院建筑,坐西向东,占地600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门前是客家母亲河汀江。这座宅院大部分都由美轮美奂的精巧木雕组建而成,建筑布局通风,采光充足,疏密得当,可以说是客家府第式建筑的经典精美之作。

汀州大夫第要门票吗?

大夫第的门票价格是30元/人次,全县联票是102元。(多景点联票)全县联票(八喜馆+济川门+大夫第+汀江湿地公园+新桥曲凹哩+济川门VR体验一次)

长汀的大夫第坐西朝东,门前是的客家母亲河汀江,向北可见太平双廊桥长廊锁江之姿,向南可观泰安古桥飞架东西之状。建筑上属两层砖木结构的客家厅堂式建筑,也称客家四合院建筑,建筑布局通风,采光充足,疏密得当,可以说是客家府第式建筑的经典精美之作。

凭身份证登记免费申领参观票据,进入之后,除了观察这栋气派的宅院布局外,还需要仔细看看各处的精巧木雕。

大夫第是以大门依次进入为中轴的对称式建筑。中间是雕花石板构筑的大门,大门进入是宅院正厅堂部分,这也是宅院的精华部分,正厅堂之后还有一排横屋。两边的小拱门内是宅院的左右厢房部分。

四根大柱托举的楼台,造型古朴、雕镂图案精美的木构件组合出的是一件何其雅致的艺术品,翘角飞檐,展现了一种欲飞云天的祈望。墙面上的窗户,每个窗户都各具特色,木质的,石质的,雕刻图案或圆或方,体现着设计者别具一格的匠心。

大夫第正大厅由前厅、天井、上大厅及左右房间组成。桌椅、屏风、壁面、梁檩、瓜柱、斗拱、栏杆,所雕图案或人物,或花鸟、或戏曲,栩栩如生、形态万千,组成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世界。

“秀起汀水”,清朝嘉庆丁卯年秋汀州伊秉绶题写。

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清代书法家,福建汀州府宁化人。乾隆四十四年举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嘉庆四年任惠州知府,因与其直属长官、两广总督吉庆发生争执,被谪戍军台,昭雪后又升为扬州知府。嘉庆七年(1802年),伊秉绶54岁时因父病亡,去官奉棺回乡,扬州数万市民洒泪送别。62岁病逝后,扬州人为仰慕其遗德,在当地“三贤祠”(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三人之祠)中并祀伊秉绶,改称四贤祠。

伊秉绶喜绘画、治印,亦有诗集传世。工书,尤精篆隶,隶书尤放纵飘逸,与邓石如并称大家。

长汀铁长黄家地村“大夫第”,是一座很有文化品位的传统民居,可惜已经严重损坏

闽西一带,有很多的“大夫第”。相当一部分是上述“名誉官员”的住宅。但不管怎么说,“大夫第”的主人,是有身份、有地位、有文化品位的人,这一点是不假的。

黄家地“大夫第”的主人姓曾,获有功名,曾任福州“闽县学政,儒学正堂”,是一个文官。“闽县学政”究竟是一个什么级别的官?当地有关介绍说他相当于“省教育厅长”,这其实是错误的。清代的“闽县”即福州,不包括闽侯(当时称为“侯官”)、长乐等地,是一个属于“福州府”管的“小市”,不像现在的“福州市”,管了好几个“区”、“县”,是“大市”。当年,福建省有福州府、泉州府、漳州府、汀州府……等“八府”(相当于八个地级市),“八闽大地”就是这样来的。黄家地的曾先生所任的“闽县学政”,应为福州的主管文化教育的官员(称为“学官”),“学政”是“学正”之误。真正的“学政”是“提督学政”的简称,省一级才有,由朝廷直接任命,职权有点像“省教育厅长”,但由于不属于”省里管“,所以比“教育厅长”牛。乾隆年间,纪晓岚就由皇帝任命为“福建提督学政”,威风得很,和“巡抚”等”省部级“官员几乎是平起平坐。当然,古代没有那么多的官员,什么“四套班子”,各“部、委、办”,这个局那个局的。明清两代特别重视文化教育,“学官”(府州县分别称为“教授”、“学正”、“教谕”)是除了“知府”、“知县”等“一把手”(行政主管兼管司法)以外,最主要的官员。“闽县学正”是福州有职权,受人尊重的官员。但他只是一个比“县”大一点的地方“学官”,和“省教育厅长”那样的级别,相差还是很大的。也就是说,这位曾姓的官员,按其实际职位,并没有达到“大夫”(从五品以上)的级别。

但为什么黄家地有这样一座“大夫第”呢?既然是“大夫”(从五品以上),不就是“厅级”了吗?难道这“大夫第”是自己乱建的?

这就是本文前面所说的情况。“大夫第”并非是乱建,主人也确实得到“大夫”名誉,只是这“大夫”是虚衔,不是“闽县学正”那样的实职。

科举时代,讲究“读书做官”,专制社会的统治者也希望以此来稳定社会。然而,通过科举考试走向仕途,是很困难的。所以统治者一方面极力宣扬“耕读传家”、读书做官、“光宗耀祖”,另一方面对于“科考成功”者和“入仕当官”者采取“封妻荫子”、“加官进爵”等等手段以笼络人心。

专制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和“一人获罪株连九族”是相辅相成的统治手段。而这前一点,对一些官员的“荫封”,基本上是玩虚的,封你什么“大夫”之类的,并没有任何待遇和职权。而后一条,则又实实在在的,一个人“犯罪”,一家人遭殃。这种做法,对于专制统治相当“有效”,因此,历朝历代一直效仿。

我们所看到的祠堂门口林立的桅杆,是这个家族有人“功名成就”的象征;看到大门口有“大夫第”匾额,即这家人(或家族)是当官入仕的“不一般人”。当然,如前所说,这个“大夫”并非和其实职相符。

到了晚清,有些官员为提高“名誉等级”,还可以通过“例捐”,即花一点钱(不多),捐一个比自己职位高的虚衔,很多的“大夫”之类的“官衔”,除了“荫封”以外,就是由“例捐”得到的。但应该说明,这种“例捐”和现在的“买官卖官”是不同的:1、以前是公开的,不像现在是暗箱操作;2、钱由“财政”收去,不似现在落入个人腰包;3、捐得的“官衔”大多是虚衔,没有实职和待遇。而现在买来的官一样有实权有待遇,许多买官者实际是为权而来。所以,以前捐得的“官衔”没有像现在一样见不得人。

据我看,闽西一带可以看到的“大夫第”,其主人的“官衔”大多是通过“荫封”和“例捐”而得到的。本人是实实在在的“五品以上官员”的很少。因为,据我所知,由于经济状况和交通条件限制,“汀州府”范围内,科考成就并不突出(有史以来,状元两个,一文一武,文的在宁化,武的在上杭;进士三百多个。而泉州晋江状元十多个,进士多达一千八百多个)。闽西通过科考而“入仕”的并不多,当上“五品”以上官员的就更少。

如前所说的黄家地“大夫第”就是这样的情况:本人为一般官员,通过“荫封”或“例捐”获得从五品以上的“大夫”的名誉官衔,在老家建起了“大夫第”,以示荣耀。其他各地的情况估计也差不多。

一座“大夫第”,记录的是封建专制时代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怎样去解读,完全在于各人对于专制统治和科举时代理解不同而不同,没有必要去统一。但是,我想要说的是,科举考试已经废除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用把当年包括“大夫”在内的“功名”看得过重(尊重历史是另一回事)。准确的理解“耕读传家”,学好科学技术,掌握现代知识或一技之长,发展经济,改变自己和建设自己的家园,这才是更为主要的。

培田的继述堂·,也是一座“大夫第“。主人吴昌同是培田富商,因子侄为官,”诰封奉直大夫,晋赠昭武大夫“而成为”大夫“,继述堂内门就挂上了”大夫第“的牌匾。

厦门海沧青礁村的一座大夫第,当地导游介绍是”六品大夫“的府第,似为有误,”六品“是够不上”大夫“的。

连城曲溪罗胜的一座”大夫第“,已是残垣断壁了。偏僻山村,居然有一座”大夫第“,不容易了。

连城芷溪的”大夫第“,芷溪是”历史文化名村“,历史上出过不少人才。

武平十方镇黎畲村的一座”大夫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