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三元阁在哪里?长汀三元阁的来历 汀州三元阁(广储门)旅游攻略

2020-08-01 22:09 互联网

汀州府是长汀的古称。位于福建西部汀江上游。汉代置县后,从盛唐到清末均是州、路、府的治所,亦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和发祥地,有“客家大本营”和“客家首府”之称。

以前的汀州,管辖的范围可大了,龙岩也是归它管的,大唐时期,福州,建州,汀州,漳州,泉州是福建五大洲。而汀州首府就是长汀。

这次去长汀真的玩的很尽兴,因为有着熟人,去了更多地方逛,更了解了这块地方。

三元阁原是唐代古城门,到了汀州必到此地一游。

三元阁城门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原名鄞江门,后改称广储门,明弘治十二年建城楼,清代改称“三元阁”。位置在长汀博物馆的对面。

也许有人会问,城墙、城门是古代一州一县的军事防御建筑,城门不建在城门口,怎么建到城中间来了?据史书记载: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长汀县随州治东坊口迁白石村,也就是现在的县城所在。迁州之始,刺史陈剑令“筑土为城”,这个城门就是当时所建。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汀州太守刘均,认为州城太小,不适应于汀州的人口增加和商业的繁荣发展,于是,第一次对汀州城墙进行了扩建,城墙周长“五里二百五十四步”,又挖护城河:引西溪之水环绕而东,俗称“西水东流”。并为州城开辟:颁条、鄞江、通远、兴贤、济川、秋成六道城门,当时的鄞江门就是现在的“三元阁”。明洪武四年,汀州卫指挥王珪筑窑烧砖,州土城全包于砖石,并把“鄞江门”改为“广储门”。崇帧六年(公元1630年)“广储门”改名“三元阁”,“三元”即状元、会元、解元的意思,为的是保佑汀州府多出人才。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因府城墙自广储门至镇南门横赘城中,有碍交通,民感不便,经奏朝廷恩准,拆府城墙包砌县城,实现州县合一格局,解决了“县城依府,府城依山”的不足。

三元阁城门甬道有三段三拱,这是历代增修形成的。城墙砖上还有文字、标记,这是因为当时修建州府城墙各县都要出银派工,因此,各县制作的城墙砖都有标记。门外的三座拱桥是1998年新建的。桥下的小河是当年的护城河。当年的护城河可是宽26.4米,深1.7米,后来被民居挤占变窄。然而,虽然三元阁左右延伸的城墙早已荡然无存,但长汀人仍习惯把这带叫老城脚下。

三元阁城楼自明宏治年间始建至今历代都有修葺。1928年城楼曾毁,1938年邑人募资重建,保留至今。残碑记载着历代维修、重修过程。三元阁正对着汀洲试院,为的是保佑汀州府多出人才,盼望学子多中解元、会员、状元。这城楼为重檐歇山式两层楼阁。底层面阔三间,明间靠后有一屏风。原先屏风后供奉一尊魁星塑像,手执朱笔,正对汀州试院,有振文风、盛科举之意。每到开考之期,所有考生都会到魁星像前来烧香祈祷,以求考试顺利,点朱成名。

延伸阅读:

汀州古城墙始建于779年(唐大历十四年)。当时的汀州刺史陈剑将汀州州治从东坊口迁到今址,初建的城墙为土筑,防御设施简单,无子城、敌楼及护城河。

859年(唐大中十三年)刺史刘峻始增筑子城和敌楼179间。

1066年(宋治平三年),汀州太守刘均第一次扩建州城,筑土城墙周长“二百五十四”步,城墙基宽10米,厚3.3米,高6米。

开挖城壕引西溪东流,扩展城址范围:东临汀江,西至西门,南接三元阁,北连卧龙山

开辟6道城门:东北兴贤门(后改朝天门)、东为济川门(后改丽春门),南为通远门(后改镇南门)、鄞江门(后改广储门)、颁条三门,西为秋成门(后改通津门)。

增修敌楼510间及敌垛。 1371年(明洪武四年),土城墙全部包以砖石,建女墙约 4000米。

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汀州太守杨世芳与长汀知县王邈,筑土为县城,总长约2067米,城堞2180余个,列7门。

汀州府形成两圈城墙,内圈为汀州府城墙,外圈为长汀县城墙,遂有城内城外之分。

1631年(明崇祯四年),郡守笪继良遵旨“撤郡城增县城,合郡县为一”。此举先后历时6年,至1636年(明崇祯九年)10月告竣,完成了州县城墙合一的大局,并增修城墙225O米,共1200个城堞。此时城墙以汀江为界,从东向南绕到西北,一直围到卧龙山脊。

清末以后,汀州古城墙年久失修。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出专款按历史原貌修复,使唐代汀州古城墙焕发古城独有的韵味,仿佛一道永不消失的彩虹,为客家首府长汀历史的天空添光加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