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大院为闽西府第式建筑,是除永定客家土楼外,又一独具魅力的客家传统民居,同时具有典型古代京式建筑风格。沈家大院座落在长汀馆前镇沈坊坪铺村。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座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是一座独特的三堂两横“九厅十八井”府第式住宅。
该宅中轴对称布局,中轴线由门楼、宇坪、正门、前厅、天井、中厅、中厅背、天井、后厅,及两侧偏房、厢房组成中心合院。中心合院是大屋的核心,也是整个家族祭祖、接待、宴请、举办婚丧喜庆大事的场所。中心合院两边有多间生活用房,后厅部分是楼房,除底层中间厅堂外,也是生活用房,中心合院同时布置多间卧室等生活用房,与其他地方的“九厅十八井”住宅有明显差别。中心合院左右两边是横屋,合院与横屋之间用约3米宽的巷道完全隔开,巷道为露天,实际上整座建筑已分为三座独立体,这也是与众不同的设计。横屋为两层,由小庭院(天井)、次厅、卧室、厨房、通道等组合分隔成若干个居住单元,形成多个具有独立性的住宅,布置合理。整座大院由中心合院和住宅单元组成的横屋,构成了独特的大型九厅十八井的建筑格局。在闽西地区属大型宅院的精品。
该大院内部分隔相对独立,但整座建筑仍是一个整体。东南正立面是一座牌坊式大门,四柱三间三楼式,门额上书“轩高岫远”,进大门经宇坪是入户大门,仍是牌坊式大门,门额上书“云峰萃秀”。有意思的是,两边大墙上还留有上世纪三十年代红军写下的标语:“红军中官兵夫吃穿薪餉一样;白军里将校尉起居不同。”见证了历史。
沈家大院为砖木结构,砖砌外墙,抬梁式木构架,楼房为木楼板、木隔间、木楼梯,小青瓦木基层悬山屋顶,屋脊平直,三合土地面。木作部分如大梁、月梁、脊檩、雀替、木窗等有作雕饰,檐廊有做卷棚轩装饰,雕饰、装饰做法不繁杂,简洁大方,工艺精细。中心合院上厅、中厅之间的天井用砖墙分隔,形似北方的影壁,前书“和气致祥”,后书“居仁由义”,很有文化品位,也很有特色。
沈家大院是一座很有文化品位,很有建筑特色的传统民居,值得重视和保护,目前基本完整无严重破损。但现在已无人居住,如何保护和管理,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沈家大院可容纳几十户人家居住,该建筑层层递进左右对称,流线明显布局合理,均为木柱顶梁,厅堂内雕梁画栋,雕有人物、动物、花草、鸟兽,栩栩如生。院内大门、正厅、后厅分别有“云峰萃秀”、“居仁由义”、“和气致祥”等名人题字,其中有清代著名画家黄慎先生题写的“循乎天理,顺其自然”金字匾联。2009年,央视《共和国摇篮》剧组曾在此拍摄,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沈家大院是由木头商人‘沈显仁’先生在1796年开始建造,历时八年峻工。沈氏祖藉江西泰和县,入闽几经迁徙后定居伍家坑(沈坊)历时十一代至显仁公始发迹。
据说,沈显仁在馆前三月三的赌场上遇到潮州赌王江海风,赌王手头不顺输得欠人巨资无法兑付,被当地人捉打,沈显仁从家中挑出三担银钱如数还清赌资。江海风再三叩头拜谢而去。
嘉庆年间,沈显仁顺江流放木头潮州贩买,途遇暴雨,汀水猛涨木头冲失殆尽。潮州赌王江海风闻知,立命手下封锁码头拉起大网扣得木材无数(连别人冲失的木头)一起归还沈公,逐得十倍之利,由此发了大财。
于是聘请京城能工巧匠筑起奢华宏伟的九厅十八井,采天地合一、阴阳协调的理念,院内蕰含客家文化、山水地理、玲珑尽致,在下一支秃笔不能尽述(也很累人的)列位看官请自去瞧瞧便知。
沈公曾邀请杨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先生和著名书画家伊秉绶先生沈坊赴宴,黄慎先生即席挥毫写下行乎天理、顺其自然匾牌一块,伊秉绶先生也写了琴弹千古调、书吐万明香匾牌一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