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嫲吹是流行于福建省长汀县的一种传统古乐,在客家话中,嫲就是母,代表雌性,与公相对应。据考证,“公嫲吹”起源于明代,是公吹和嫲吹的组合,两人对吹,通过乐器表演,模仿男女生产生活的情景,歌唱夫妇携手到老的生活。在民间,“公嫲吹”多用在红白喜事中,曲子演奏起来可欢快,也可哀怨。
长汀鼓乐班多以吹唢呐为主,“公嫲吹”是流行于长汀民间的一种古老乐曲,客家话中,嫲就是母,代表雌性,与公相对应。据考证,“公嫲吹”起源于明代,是公吹与嫲吹的组合,两人对吹,通过唢呐演奏,模仿男女生产生活的情景,歌唱夫妇白头到老的甜蜜生活。公嫲吹是一首著名的长汀民间器乐曲。它是以演奏乐器中其中二件乐器“公吹”和“嫲吹”命名的。乐器形似唢呐,但比唢呐长三倍左右。“公吹”音色低沉,浑厚,音域宽广;“嫲吹”音色柔和,圆润,清亮。“公吹”和“嫲吹”之间的关系是纯五度的复调关系。演奏中以“公吹”和“嫲吹”为主要乐器,配以二胡、扬琴、三弦、中胡、大堂鼓、大堂锣、小锣、闹钹等乐器。“公嫲吹”曲调扣人心弦,振憾人心。时而旋律舒展优扬,似一对老夫妻在回忆过去的美好岁月;时而交替吹奏,互问互答,象这对老夫妻在倾诉各自的心声;时而缓慢低沉,缓缓吹来,象这对老夫妻在抚摸自己的白发,叹息岁月的无情;突然乐器齐鸣,震人魂魄,分明是相依相伴几十年的亲人突然去世后悲愤交加、撕心裂肺的哭声;转而鸣咽声声……。
根据文化部门的整理,还在流传的“公嫲吹”乐曲曲式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初段用传统的“高山流水”曲牌,中段自由套用地方小调,后段将初段缩减并略作变化反复后结束全曲。“公吹”的旋律称为“雄句”,“嫲吹”则称为“雌句”。“公”“嫲”乐句互相衔接,“公吹”音色甘美酣畅、浑厚、音域宽广,“嫲吹”音色柔和、圆润、清亮,富有田园风味。在正式演奏“公嫲吹”时,往往以“十番音乐”为衬托,即大锣、大鼓、二胡、笛子、三弦等10种乐器为“公嫲吹”的衬托,气势雄壮,场面壮观。
长汀文史专家郭如淮老先生说,长汀公嫲吹是客家唢呐中最具特色的一种乐器,它的演奏方式十分独特。郭先生说:
“那为什么又叫公嫲吹呢?就是说他创造了唢呐的演奏方式。
我们的公嫲吹是利用两把唢呐,一把叫公吹,一把嫲吹,就是一把是高音,音色比较高昂、嘹亮,一把音色比较低沉、比较浑厚,由于两把音色的不同,创造了两把唢呐对吹、合奏协奏的特点,就形成了它吹起来有一唱一和的味道,公吹吹一句,嫲吹吹一句。
这种形式呢,在我们中国民间都是比较少这种吹奏方法。一般唢呐就大家比较喜欢“滴答、滴答”地在那儿吹,吹各种的曲调。”
您现在听到的是,长汀公嫲吹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曲子,曲名是《悲乐》,是公嫲吹唢呐与几种吹管乐器、弹拨乐器、丝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一般用于客家人办丧事的场合。
我们可以听到,在其它乐器的烘托下,这首曲子通过公吹与嫲吹的默契配合,以对奏、轮奏、联奏等方式,加以音色、音量、节奏等的多种变化,曲调扣人心弦,振憾人心,演绎出令人动容的情感。
郭如淮先编著了《长汀公嫲吹》和《长汀民间音乐曲集》(郭如淮、朱芳彬提供)
郭如淮先生在他编著的《长汀公嫲吹》一书中介绍说,这首《悲乐》集中体现了长汀公嫲吹的艺术特点。
比如,在曲调结构上比较独特,一般公嫲吹曲子会采用“散板——慢板——快板——慢板”渐变的曲调形式。
郭如淮记谱整理的《悲乐》曲谱首页(来自郭如淮《长汀公嫲吹》一书)
这首《悲乐》的曲调结构:
它以“散板”为引子开头,然后进入以“慢板”形式的主旋律,有如娓娓的诉说,其节拍为4/4拍子。
随后转入“中板”,好像在诉说中情绪有所波动,速度稍微加快。
渐渐又转到“快板”,速度明显加快,以1/4拍子节奏进行,好似诉说时的激动心情,然后达到高潮的阶段,发出内心渲泄之声,有如撕心裂肺的悲痛情感。
最后又转回到“慢板”,好比内心的情感得以发泄后,全身疲惫不堪、软弱无力、泣不成声之态。
长汀公嫲吹非遗传承人刘秋林与刘润生(右)配合默契
郭如淮说,除了特殊的曲调结构显示出的丰富情感外,长汀公嫲吹独特的演奏方式也加强了音乐的感人力量。
郭如淮说:
“我们这里公嫲吹特别在吹奏演奏,创造了协奏、对奏的这种方式,产生了另外一种效果。
特别是吹奏欢快的,比较有一张一合正腔的一种气氛。
它在演奏悲调的时候,公吹和嫲吹两个对奏,吹得非常低沉、苍凉,让人感到非常悲伤,有一种男女在一起相对、怀念亲人的感觉,表现了一种如诉如泣的感情,所以这种曲调非常感人。”
郭如淮在做田野调查,采访老艺人,收集、整理和研究长汀公嫲吹艺术
长汀公嫲吹特别注重情感的体现,十分讲究节拍板眼分明、旋律粗细结合、音色对比和谐、音响高低协调。
其中,对奏是长汀公嫲吹最具特色内格的演奏方式,它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犹如山歌对唱,音乐的问句与答句,有起有落、起伏跌宕,让人们随乐曲的情感而产生共鸣。
在轮奏时,音域拉开二到三个八度、高底分明,更具特色。
郭如淮与相关人士在讨论长汀公嫲吹
因此,长汀公嫲吹的演奏风格和一般唢呐截然不同,无论是独奏、对奏、轮奏、齐奏,都别有一番韵味,特别是一问一答的对奏法独步乐坛,所演奏出来的人格化了的天籁之音,引人进入丰富的音乐情感世界和如梦如幻的情景,叹为观止。
郭如淮绘制的长汀公嫲吹结构图
郭如淮介绍说,长汀公嫲吹所用的唢呐是经过改进的长管吹奏乐器。
它的杆管是采用长汀本地产的一种叫梧桐膨的木材制成的,上端装有天芯,天芯上装上苇制的哨子,下端装有铜制的喇叭碗。
公吹与嫲吹的唢呐结构相似,只是公吹的唢呐杆短而细,发音高昂、音色响亮,属于高音唢呐;嫲吹的唢呐杆长而粗,发音粗狂、低沉浑厚,属于低音唢呐。
长汀公嫲吹因为唢呐杆的木材质地所产生的共鸣音色,有别于其他唢呐音色,所以别具一格:
公吹的音色甜美、酣畅,有点像西洋乐器中单簧管的中、高音区的音色;嫲吹的音色低而浑厚,好像是低音单簧管的音色。同时,公嫲吹唢呐的音域宽广、定音合理。
刘润和和刘秋林在演奏长汀公嫲吹代表性曲目《悲乐》
尤其是为了表现思念、悲伤之情,长汀公嫲吹会模仿人的哭泣声,甚至比真人的哭声更为悲切。比如现在我们听到的这首由长汀公嫲吹非遗传承人刘润生创作的悲调《夜沉痛》。
长汀公嫲吹代表性传承人刘润生
刘润生说:
“我们这个曲子很悲的。
我们经常到农村干活的话,做白事,经常吹得东家呀,很多老人家都掉眼泪。他们说这个非常好,我们也听得懂,说那个公嬷吹的哭声跟我本人的哭声差不多。
好比说,女的过世了,男的在那边悼念、痛哭,痛苦地哭。比如说老人家走了,好好走啊,怎么样怎么样,就是这个调,安慰她。我就把这个调吹出来,让他们安息一点。
这吹起来好比就像人家在哭,哭爷爷奶奶,哭爸爸妈妈,我们也是这样吹的哭。我们吹起来哭,还比他们哭得更悲沉一点,很好听。”
郭如淮先生是画家、工艺美术师,对长汀公嫲吹等长汀文史民俗文化情有独钟
当然,长汀公嫲吹不仅只有悲调,郭如淮介绍说,长汀公嫲吹的曲牌繁多,除了悲调外,还有喜调和小调。
郭如淮介绍说:
“他们吹的主要以《悲乐》这一首为主调,现在主要吹这首。还有一些悲调、小悲调、小吹啊,这五首。其他还有许多十多首,那些《洞房花烛》啊,是结婚用的。还有《滚绣球》、《迎亲》、《送嫁妆》等,都是属于喜调这方面的。还有《庆寿》的,还有一些什么《花鼓》啊、《十杯酒》、《龙虎斗》这些,都是喜庆一些的,吹的比较欢快一些。”
刘润生与刘秋林在演奏公嫲吹
刘润生和刘秋林都是长汀公嫲吹的非遗传承人
两家都是世代传承从事着长汀公嫲吹艺术。他们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十几岁开始就能带班出去演出。
在父亲的口传身教和自己长年的苦练中,他们熟悉地掌握了公嫲吹的技艺,并尝试着根据社会与时代的变迁而进行创新。
刘润生在演奏中
刘润生说,传承和创新公嫲吹技艺也需要接地气,要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他创新创作的那首《夜沉痛》,就来源于长年在基层演出的经历:
“我这个曲子就是创造出我们一个人可以吹两样,公子和嬷子可以分高音跟低音,可以一个人吹。
我们想像能力,我们怎么想,就怎么作曲调。我们脑子里想到了,我们就这样吹下去。慢慢的我们总结一下,每个曲子就这样吹下去了。
我们做的多了,吹得多了,自然脑子里就有这个印象。把这个调子慢慢存到我们头上,谱下来,自己琢磨怎么吹,一次两次,做到老百姓认可,用我们农村老百姓的说法,就是东家认可了,这个很好。”
刘润生和他的鼓乐班在乡亲家里演奏(闻达 摄)
刘润生与乡亲
刘润生在教授徒弟
刘润生在指导小朋友
现在,刘润生和刘秋林经常带着鼓乐班到长汀乡村田野去为客家乡民演奏,不论是红白喜事、婚丧嫁娶、社戏民俗等活动,一曲曲公嫲吹都能带给东家所希望的氛围。
同时,他们也经常走上各种舞台殿堂,参加各种民乐比赛和演出,并整理研究公嫲吹曲谱和制作技艺。他们还带徒授艺,培育了一批学徒遍布长汀乡镇。
刘秋林与郭如淮先生在探讨中
两人经常搭档演奏,刘秋林奏公吹、刘润生奏嫲吹,配合十分默契,一次次淋漓尽致地呈现了这古老的长汀公嫲吹艺术,高超的艺术技巧和迷人的艺术魄力令观众折服,被誉为“八闽绝唱”、“中国民间交响乐”。
郭如淮说:
“福建省里边有参加一些民间音乐的演出,人家听了一首,哎呀这个非常好,特别是省里边参加“武夷之春”晚会的时候,许多专家学者听了以后,都说这个音调非常好。
他说,公嫲吹是我们的“八闽绝唱”,而且这种的演奏方法也是比较稀有少见的,一般都是单吹比较多,很少利用公嫲对吹的、对奏的方式。
所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了,以及专家学者的认可。”
长汀公嫲吹传习所
刘秋林在教授徒弟
在政府的支持下,刘润生在家乡河田镇开办了长汀公嫲吹传习所,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让这项艺术能永续传承下去。
但是,由于长汀公嫲吹在吹奏技艺上难度很大,以往的传承方式是师徒之间的口传身教,没有文字的记载,所以,刘润生说,想学好的确很艰难。
刘润生和秋林吹奏技艺高超,可以同时以口鼻吹奏四把唢呐
刘润生说:
“公嫲吹用气更大。哨片不同的,唢呐的哨片会更小,我们公婆吹的哨片就更大,我们吹的力气要更大,如果他的中气不够的话,就根本吹不来,要慢慢地教,很难学的这个东西。
以前的我们吹公子的话有七个孔,后面加一个孔,是八个孔。嫲子是七个孔,它上面是六个孔的,后面有个孔,加起来七个孔。那个公子是八个孔。那个哨片也好,吹起来我们就更好听,那个中气要很好,如果他吹不上的话,就不好听。”
刘润生接受本台记者采访
可喜的是,长汀公嫲吹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各级政府对保护和传承长汀公嫲吹都很重视,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
目前,已对长汀公嫲吹这一项目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采访老艺人、搜集有关音像资料,整理、编写出版《长汀公嫲吹》一书,开展常态化的进社区、下农村、入校园的传承演出活动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