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自居。龙是瑞兽之首,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文化。龙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也成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利代表;它吞云吐雾、行云布雨、风调雨顺成为吉祥的化身。从汉代始,人民创造了龙的形象“龙灯”,成为了人民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寄托人民对美好愿望、礼赞幸福生活的隆重热烈的艺术活动。从此,这形式完美、表演技巧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喜闻乐见的“舞龙灯”成为中国人最喜爱的舞蹈形式了。每逢节日庆典,艺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节日。
有山,有水,有信仰,彭坊人坚守着中原古地传统文化,铸成了手中的绝艺——刻纸龙灯。
这刻纸游龙灯是由清康熙年间彭氏第十五代先祖彭景周,将泉州剪纸艺术、元宵花灯艺术融合在龙灯上,并加以创新组合而成的,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据介绍,整条龙的骨架都是用细长的竹蔑扎成。其中龙头、龙尾的表面多采用扎、剪、贴、裱的工艺制成,而龙身表面则采用了“刻纸”的制作工艺。龙身则是由各家各户制作的纸龙灯合成。
村民在色纸上雕凿出各种图案,装裱在灯笼的方孔、长孔、三角孔上,最后将灯笼固定在客家人做土坯房的长条屋角子木板上,即形成一截龙身。
“龙灯”用竹篾扎制成龙头、龙身、龙尾。龙头、龙尾用彩纸(或彩绸糊褙而进行彩绘。)龙眼能动,龙嘴可开合。龙身扎成直径60-70公分以上的筒状,仙可插点蜡烛,龙身节与节之间用布相连,每节约1.5-1.7米长,筒中装有长条木柄以供舞者挥动。每条龙和般11节至13节不等。多为单数,全长约20米左右。龙头前由一人持彩绸扎制的“宝珠”引导“龙灯”进行各种戏舞。
长汀舞龙灯在几月是哪一天?
每逢元宵,一定得到彭坊村凑个热闹。这里,火龙飞舞。
三声铳响后,锣鼓齐鸣,龙头、龙身、龙尾前后相接,三条长龙在龙珠的引导下,从三方奔腾起来。三龙聚首后,火龙围成三圈,一时,火光四起,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目前,彭坊村的(凿)刻纸龙灯手艺,已经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汀童坊镇彭坊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龙藏寨景区占地约五平方公里,犹如一条盘踞于群山之巅的巨龙,山石叠嶂、犬牙交错、柳暗花明、多姿多彩,有山嘴岩、擎天柱、一线天等优美景点,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除龙藏寨外,彭坊村刻纸龙灯景观也远近闻名。每年正月,彭坊村游刻纸龙灯的壮观场景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观光。据传,刻纸游龙灯是由清康熙年间彭氏第十五代先祖彭景周将泉州剪纸艺术、元宵花灯艺术融合在龙灯上,并加以创新组合而成的,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村民们把刻有各种图案的纸花贴在龙灯上,将每家每户的纸制龙灯连接,在夜幕中舞动长龙雄伟的身姿。村民们欢快呐喊声与鼓乐鞭炮声汇集在一起,浓厚的地方色彩勾画出一幅民间闹元宵的喜庆图。
近年来,彭坊村民众正以舞动刻纸龙灯的激情主动配合政府部门筹集资金对刻纸龙灯、古街、千年神树、龙藏寨景区、千年古刹-广福院等独特旅游资源进行连片打造,并通过制作音像资料、宣传画册,以及承办“百名企业家·美丽彭坊(长汀童坊)自驾游”活动,积极配合央视《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摄制组一行深入拍摄刻纸龙灯图景,广泛邀请摄影爱好者等方式广为宣传推介。据了解,新一年,彭坊村决心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宣传力度,进行新一轮旅游开发打造,使该村建设成融历史、客家、红色、生态于一体的乡村之旅胜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