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乡村的童年记忆:彭坊稻草龙

2020-06-21 19:21 互联网

客家谚语中有“ 龙灯入屋,买田造屋”之说,龙灯是客家人祈福消灾的方式,一直被认为可镇宅驱邪,兴利避害。

客家龙灯种类繁多,按颜色分有黄龙、赤龙、青龙等,按制作材料分有用稻草扎的草龙、用竹片扎的篾龙、用布缝的布龙、还有用长板凳接起来的板凳龙等,按灯笼数分有五节龙、九节龙以及长达数十米的“长龙”。今天我们特别要介绍的是彭坊的稻草龙。

长汀彭坊隶属客家,这里的人们勤劳节俭,吃苦耐劳,世代以耕种为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他们土地里出生、成长、耕耘、收获,他们爱着脚下这片土地,也同样爱着那金黄的稻草。他们尊重稻草,崇拜稻草,感恩稻草给他们带来了丰衣足食,也坚信稻草能够压邪气,祈福泽。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田间烟草郁郁葱葱,长势喜人,采摘、运输、穿编、烘烤、分类、入库,忙得像陀螺,一刻不得歇。六月,水稻成熟了,金黄的稻谷底下了头,于是又一轮新的战役打响,一家大小全上阵,磨刀、割稻、晒谷、耕田、拔禾、插秧、除草,到第二遍肥施完后,已是七月了,他们才能稍作休息。这个时候,跟着忙乎了好久的孩子们最期待的便是扎稻草龙了,这是他们盼望已久的盛宴。

稻草龙就是用稻草杆编织成的龙,它和刻纸龙灯不一样,刻纸龙灯是大人的狂欢,而稻草龙是专属孩子的快乐!盛夏,割倒后的稻草被扎成一大把一大把的草垛,立在田间地头晒干。当然大多稻草成了耕牛的饲料、田地的肥料,只有极为少数的幸运稻草,以一条稻草龙的形式,舞进千家万户,腾飞在乡村的天空,获得了新的生命。这条龙,在彭坊客家孩子手中舞动,至今传了两百多年。如今,这条龙喜逢盛世,年年给村民带来平安吉祥。

扎稻草龙需要经过经过选稻草、编龙身、做龙头三道工序。

首选是选稻草,这也是极有讲究的,一定选择当年新割下晒干的稻草杆,长度适中,富有韧性,细扁修长,色泽金黄,夹杂着淡淡的草香和阳光气息。

接着是编龙身,编龙身至少需要四个人合作,一人传递稻草,另三人用绳索将龙身固定在柱子上,然后每人各持一股,通过揉拧、编扎、捆绑将稻草扎成长长的龙身。他们边有条不紊地忙着手上的活,边笑谈今年的烟草收入和稻谷收成,聊聊谁家的娃儿考上好大学,谁家新酿的米酒可香了,就这样聊着编着,编着聊着,手中的龙身就在欢笑声中慢慢延伸。龙身可根据需求制定,可以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龙身越长,舞龙的人就需要得越多,说明人丁越发的兴旺。

当然,难度最大的莫过于做龙头了。龙头依旧是由刻纸龙灯的传人来亲自制作。他们首先山上新砍下的竹子用心片成一条条细长的竹篾,然后慢慢用火烤炙定型,再用这些竹篾条扎成龙头的架子,使龙嘴张开到理想角度固定好,接下来便是用稻草编织龙头部分,龙头编织完毕,他们又将龙珠轻轻的安置上去。至此,稻草龙制作已基本完成,最后便是装饰草龙了,他们用彩纸糊在龙头上,又细细的用笔描绘出炯炯有神的龙眼,龙眼和龙珠还要设计好如何放置灯光,使得草龙夜晚游走能流光溢彩。

七月十五夜晚,一切准备就绪,先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在彭氏祠堂里举行起龙仪式,对祖先祷告,得到了祖先的应允和祝福后,在鞭炮和锣鼓声中,孩子们上前举起插满香火的草龙,欢快的游出了祠堂。

稻草龙也需沿着刻纸龙灯的路线绕村三周,然后再挨家挨户赐福。这时古街上,红红的灯笼高高的挂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熙熙攘攘,欢声笑语。孩子们欢天喜地地抬着稻草龙穿过古香古色的街道,来到了古桥,桥下流水淙淙,倒映着草龙矫健身姿,和那一轮皎洁圆月,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那么美丽。

就在这溶溶夜色中,稻草龙昂首、挺胸,欢快游动,他们穿过古街,游过船头桥,蜿蜒在田间小道,最后来到村里挨家挨户驱邪赐福,为了迎接草龙临门,人们早早的打扫庭院,点亮灯笼,摆好香案蜡烛,站在家门前翘首等待。等着盼着,鞭炮声中,稻草龙终于来了,龙头对着大门三鞠躬,拜过家神,当是时,领头的孩子朗声念道:“龙头入屋,兴家发福、生子讨新婢,町田并做屋,快快赛赛,做婆做太,要香要蜡烛。”主人家听完满心欢喜,赶快将早早备好的香烛递给他们,孩子们致谢之后,又再前往下一户人家。

西方有万圣节,俗称鬼节,一群孩子夜晚拿着袋子挨家挨户敲门:“快给糖,不给糖,就捣蛋!”带着满满的快乐游走夜间。而在中国南方农村,也是鬼节夜晚,一群孩子舞着草龙,家家户户讨要香烛。他们都是快乐精灵的化身,他们给本该沉寂的夜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快乐!

所有家神参拜完毕后,草龙集中到村支部前的大坪里。正月里,大人们的刻纸龙灯舞得那叫一个眼花缭乱,精彩纷呈,而现在该是孩子们亮相看家本领的时候了。随着震天响的鞭炮声,欢快紧凑的鼓点声,两条稻草龙上下翻飞,变化万千,时而蜻蜓点水,时而金龙盘玉柱,时而双龙祝福。这时只听见轰轰的几声,街道的烟花爆竹四起,焰火四射,两条龙在万点火花之中,金灿灿的,犹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翻江倒海,活灵活现。片刻工夫,两条龙一齐跃起,旋转着,摇着尾,在爆竹声中为大家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如今,国逢盛世百业兴,稻草龙已经不仅仅是乡野之趣,它更是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现,魅力不容小觑!今年彭坊稻草龙成功申请了龙岩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势必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如果你想领略这特有的乡村韵味,感受童年的快乐,农历七月十五日,带上你孩子一起来彭坊嗨皮吧!

长汀的“龙灯”尚存“火龙”、“手龙”、“香龙”、“草龙”等玩法。

“火龙”:要在龙灯时,龙嘴、龙身等处都有烟火,舞动时龙口吐火,整条龙火花四射,烟花齐放,金光灿烂,只见火龙翻滚,蔚为壮观。

“手龙”:手龙系长汀濯田的传统的特有的“龙灯”它以竹篾扎制彩纸糊褙、彩绘而成,龙头、龙身、龙尾均为独立的,节与节之间有没连接。它每节约一米直径为40公分左右。全龙11节以上,舞龙时,后节的人必须将龙身对准前节,随着前节龙身的起伏、上下翻滚,宛如节切相连一样,舞龙者必须配合默契,舞动起来,虽断而气连,翻腾跳越、表演各种技巧动作,犹如整体的龙灯一样,不露断痕,更见功夫。

“草龙”:每当新禾登场,稻谷收成,长汀乡村有扎“草龙”的习俗,以庆丰收。“草龙”用稻草扎制,有龙头、龙身、龙尾,人们敲锣打鼓擎着它在田间、地头穿行,到土地神、五谷大神龙庙等处跪拜。“草龙”虽无斑斓的色彩,无灯火的辉煌,可却是用土得掉渣的稻草,扎成不能再原始的草龙形象,为五谷丰登而表达对给人民风调雨顺的龙神无限的敬意。为新谷登场而感无比的喜悦和欢乐。举行的娱乐活动。

“香龙”:香龙就是在草龙的身上插满点燃的香火,夜晚看去只见万点金星,香烟绕缭,宛如一条火龙在云雾中游走。特别是在小河边或池塘边进行时只见岸上、水中两条火龙更具浪漫色彩。

“香龙”以前在长汀乡村举行打“禾苗醮”、驱疫除瘟的“保安醮”或其他打醮祭祀活动中,人们扎制香龙,夜晚时在田间行走,引来无数虫蛾、扑向香龙,被香火扑杀,后将香龙抛入河中,让水漂走,以表示瘟疫、病害、虫害都被香龙扑杀可保一方平安、五谷丰登,人畜安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