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第一村在哪里?为什么中复村是长征第一村

2020-06-21 21:02 互联网

千年古城长汀自古以来都是战略要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同样留下了光辉足迹:1929年3月,红四军在长岭寨打响入闽第一枪;上世纪30年代,长汀成为中央苏区经济中心,有“红色小上海”之誉,为中央苏区军民源源不断供应物资,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经济控制;松毛岭战役是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在闽的最后一战,红军以万余名将士牺牲的惨烈代价为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宝贵时间,红九军团在中复村观寿公祠前含泪挥别众乡亲踏上长征之路;瞿秋白、何叔衡等我党早期领导人牺牲在长汀,长汀还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所在地……

1934年秋,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的阶段,为了扼守住中央苏区东大门,粉碎敌人的进攻,保卫中央苏区,红军战士和敌人在中复村境内的松毛岭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当年9月底,战斗过后不久,驻扎此地的红九军团就离开了中复村,率先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

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这位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写中国革命最成功的外国作家,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有一句关于长征的话:“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北道路的尽头为止。”

这个“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长汀钟屋村。

钟屋村,距长汀城43公里,是长汀县南大门,当年中央苏区的东大门,现有人口近4000余人。其境内的松毛岭,是东往龙岩、上杭、连城,西通长汀、瑞金、赣州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该村是著名的革命基点村,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毛泽东、-、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生活和战斗过;在这里进行了中央苏区著名的松毛岭阻击战;红九军团率先从这迈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步。

1934年秋,为粉碎-第五次围剿,-总司令率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屯重兵于此,执行中革军委保卫中央苏区的命令。1934年9月1日-3日,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在-总司令的指挥下,采用运动战,奇袭温坊,歼敌一个旅和一个团,共4000余人,取得中央苏区最后一次大胜战。因兴国告急,1934年9月11日,红一军团奉命救援兴国,留下红二十四师归红九军团指挥,继续驻守中复村。,不甘失败的蒋介石撤换了-东路军总指挥蒋鼎文,1934年9月23日,-东路军6个师在顾祝同的指挥下,配备飞机大炮向松毛岭发起猛烈进攻。我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及地方武装3万多人与数倍于我的-军展开了空前激战,用血肉之躯构铸了七天七夜的悲壮防线,以牺牲数千将士的代价,为红军长征赢得了宝贵的集结和转移时间。据《长汀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三年九月,东路军第三纵队指挥李延年,率6个师进攻汀连交界之松毛岭,先是红军总司令-督重兵驻守,防御巩固。至是东路军用飞机大炮猛烈攻打,红军败退。是役双方死亡枕籍,尸遍山野,战事之剧,空前未有”。

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这支刚走下火线的英勇铁军,吹响了长征的第一声号角,在观寿公祠前召开誓师大会,告别父老乡亲,率先实施战略大转移,迈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从此,走向抗日救亡前线,走出中国革命新局面。

走近中复村白墙黑瓦、飞檐翘翅的观寿公祠,喜鹊巢式的门楼前竖立着一块刻有“零公里处”的石碑。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数千名将士在此举行誓师大会,踏上了艰险的长征之路,这便是中复村“红军长征第一村”的由来。

从观寿公祠拐进中复村长达500米的主干道,两排传统客家木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开来。据村民钟鸣介绍,这条道路原为汀州通往上杭、连城的一段古官道,自古以来就商贾云集。革命年代,这条古街为红军提供了大批物资,因此被称为“红军街”。沿街漫步,依稀可见一些木屋上贴有“裁缝工会旧址”“消费合作社旧址”等木牌,见证着这里曾经的繁华。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如今的红军街主动拥抱互联网和大物流时代,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淘宝街,入驻网店近50家,从业人员过百人。中复村主任钟昌扬说,线下的农产品在线上销售,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路不畅、售价偏低的难题,增加了村民收入,还吸引了一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