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什么节日由来和传说?长汀七月半中元节风俗习惯

2020-08-31 17:31 互联网

  一年一度的中元节到了,长汀俗称七月节,也叫七月半,是纪念祖先、奠祭亡人的节日。此时此刻,作为在外的游子,我的眼前又出现故乡长汀,家家户户插夜香的情景:七月十五晚饭后,家家户户都点燃一大把香火,在家门口的路边一路插过去,在背风处还要点上蜡烛。这一晚,汀城街上人迹罕见,大街小巷沿路两旁都插满了香火及蜡烛,黑暗中火星闪闪烁烁,处处可闻袅袅的香烟,全城一片肃杀之气,颇有鬼节之气氛。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由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孟兰盆会”。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七月半中元节的传说故事

  相传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之后来到了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了受十八层地狱的那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十分之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实在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然恂私情,让看守牢房小鬼偷偷的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也都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中元节。

  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经》(由印度传入的佛理)。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後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莲遵佛旨意,于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其母,其母亲终得食物。”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长汀七月半中元节风俗习惯

  外地都是七月十五过节,而汀城却是七月十四日过节。为什么汀城会在七月十四过节?相传元代某一年七月十四,汀城百姓都在做好节日祭祖的准备工作,打扫厅堂、神龛,准备三牲祭品等。

  突然官府得到飞马传报,说鞑子正从江西方向朝汀州杀奔而来。全城百姓闻报,只好匆匆忙忙祭祀祖先提前过节,然后携家带口躲入城郊山中。七月十五那天,鞑子果然杀入汀城,见城内空无一人,一怒之下纵火焚烧,使汀城成为一片火海。从此以后,汀城人都视七月十五为不祥之日,改为在七月十四日过节了。

  汀城七月节还要举行打道士醮活动,有惊心动魄的“上刀梯、过火海”的表演。“上刀梯、过火海”分别于七月十五日和七月十六日在汀城的两个地点举行,七月十五在“县前坪”举行,七月十六则在“桷子树坝”举行。

  “县前坪”位于汀城县前街,过去这里没有人家,是一片空旷的开阔地,所以被称为“县前坪”。桷子树坝位于汀城太平桥与丰桥之间,过去是一片荒坝,坝内有许多高大的古桷子树,故称。以上两处都可以容纳很多人,便于表演和观看,所以历年七月节道士醮,都选择在这两个地点举行。

  “道士醮”共5人,其中上刀梯一人,过火海一人,念经一人,另有两徒弟打下手做些准备工作。上刀梯的圆木柱及20把杀猪尖刀是由道士准备好,过火海的木炭则必须筹款购买。道士醮的费用全部由商店捐款解决。

  上刀梯和过火海都是在晚上举行,当天下午就在县前坪中央竖立好了刀梯。刀梯是一根长约三丈的大圆杉木柱,左右两边各插上10把杀猪刀,刀刃向上。晚上约7时半左右,先由道士吹长号请神,分别向东、南、西、北请四方神仙,请神后要念经,约10余分钟,念经完毕就开始上刀梯了。

  上刀梯的道士打赤脚,穿黑色长裤,裤脚打上了绑腿,上身穿无袖对襟白色短褂,腰间扎上一根红绸布。上刀梯之前,道士先绕场走一圈,活动手脚,口中呐喊,并做拳打脚踢状。然后,走到刀梯的柱子下,抬头向上观看,并用手摸摸刀刃,张嘴吐舌,故作害怕的样子。少顷壮一壮胆,吐口沫在手心,双手一搓,稳稳地抱住圆柱,左右两脚轻轻地踩在最底下的两把刀刃上,随后一左一右脚踩刀刃向上攀登,登上柱顶还要在顶端跷腿一坐,并向观众扮鬼脸。随后要做金鸡倒立和单腿站立等惊险动作,围观的人群个个喝彩,惊叹不已。随后一左一右下来,到最下面一把刀时,纵身一跳稳稳地站在地上,双手抱拳向观者致意。观众又爆发出大声的喝彩声和鼓掌声。上刀梯全凭真功夫,没有任何的保险绑带。

  过火海,要先将大约三担的木炭点燃,木炭烧得通红后,用耙子将木炭耙成宽约50公分、长约7—8米左右的火炭路。这时道士赤脚赤膊,手上端着一大碗食盐。只见他抓起一把盐撒向火炭,火炭马上腾起一股青烟,并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道士大叫一声,一边快速地撒盐,一边疾速在火炭上奔跑而过,阵阵青烟中道士赤脚踏过火海。过去后双腿安然无恙,他还特地在地板上跳跃几下,以示脚底完好无损。

  过火海结束后,汀城七月节“道士醮”也结束了。

  龙岩其他地区中元节的习俗

  新罗地区

  新罗区的“七月半”。正值夏收夏种结束,农闲之时。谚语“穷年、苦节、丰蔬七月半”。午饭加餐(龙岩有部分张姓人家,不过此节)。是夜,有焚纸点香、拜神祭鬼之旧俗。小孩耍“柚球”(小竹竿上端插柚子、柚上插一圈香火、舞动戏耍)。建国后,迷信习俗逐渐废除。据了解,现在我们新罗的鬼节习俗就只有做一种用米粉和红糖做成的圆子(一种糕点)祭祖和午饭加餐的习俗了。

  永定地区

  永定地区将旧历七月十五日称作“七月半”,也俗称“鬼节”,村落及土楼的人们“白天敬祖先、晚上祭鬼神”,白天到祖祠、祖堂摆酒食、斋果祭祖先,晚上放河灯等。现在一些地方已经不做祭祀仪式而演变为亲朋好友互相走动。

  连城地区

  连城县城关七月十四、乡下七月十五过“七月半”。相传古时因市上猪肉供不应求,官司打到县衙门,于是县官判定城关乡下错开一天。过去各家在大厅放三牲供奉祖先,晚餐时请祖先入席、晚餐后焚香烛。近年来开始出现此日不做祭祀仪式的倾向。

  长汀地区

  长汀的中元节一般有两天,农历七月十四和七月十五,过去长汀七月十四早餐有烧包(分两种:一种是红纸做的,叫“菩萨包”;另一种是白纸或黄纸做的。)和晚上插夜香的习俗,但现在有些习俗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移风易俗的提倡宣扬,现在中元节的一些习俗已不像古代那样受人重视,一些习俗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了,人们更注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挖掘传统节日的积极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