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铜币宣统年造一厘II图片及价格(2)

2019-01-12 22:15 互联网

大清铜币鉴定方法:

肉眼看,真品精致,伪品粗糙;

辨气味,真品生坑土腥味,熟坑没什么味,仿品往往经过了酸处理,有一种刺鼻的酸味或淡淡的酸味;

包浆,真品包浆浑厚,结识,入骨,生坑红斑绿锈,传世熟坑包浆自然有光泽;仿品仿生坑锈色单一,不耐水火,用针扎测试,针会很容易刺入伪锈中,仿品仿熟坑包浆浮浅,极不自然;

表面流通痕迹鉴定,真品表面有自然的流通痕迹,即使没怎么流通,再放大镜下还是能看到自然磨损痕迹;仿品无流通痕迹或者用砂纸打磨人为制造流通痕迹,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流通痕迹不自然,方向一致性明显。

表面光洁度,真品经过近百年的磨砺,还有当时制作工艺的原因,表面光滑圆润;仿品往往做的不够,放手中把玩会感到刺手的感觉。

看铸造币材。铸造铜元的材质当然是铜,各种铜元中以红铜元最为多见,黄铜元少见。有些省份为降低成本多得利润,大铸含铜成色较低的黄铜元,如“大清铜币”中心宁字二十文、奉天光绪铜元等黄铜质居多,红铜元反而少见。此外,民间私铸的铜元也多为黄铜质。铸造整齐精美、色泽润白如银的白铜币以及铅质铜元则多属于样币性质,难得一见。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白铜币伪品,一般采用在普通铜元表面镀镍的方法伪造,但不甚光洁,砂眼气泡较多,边缘无齿,币身较薄,不具样币特征,不难辨识。

从包浆到色锈(现代包浆都是人工制作带偏红或锈迹偏绿)和年代的流传和历史痕迹(磨损度)叫传世品,由于收藏把玩钱文钱郭等凸出部位往往比较光润,多露出铜色,凹进部位锈层比较明显,色泽比较沉,新铸币上不可能有古币上的锈层、锈色。从铸币敲击和跌落的声音来分辨,旧币火气己脱,而铜质的声音比较厚重不能产生转音,,现代的铜质(音脆)与古代的(闷哑)完全不一样。多接触古钱币便能有所发现。在通常下直观法结合文献考证就可以基本满足判断真伪的需要。

看铸币工艺。铜元一般采用机器铸造,故称“机制铜元”。但有些地方因买不起机器因陋就简铸币或民间土法私铸,产生了不是机制的铜元。如采用传统翻砂法铸造的“砂版铜元”,人力手摇机械铸造的半机械币以及手工打制铜元等。这些非机器铸造的铜元,多是过渡时期的产物,铸造数量不多,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另外,铜元一般中间无孔,因此发现中间有孔,特别是方孔的铜元值得格外留意。其中以“光绪元宝”安徽方孔十文铜元最为罕见,估计存世量不会超过10枚,被誉为“一级大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