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远征——探访红军长征出发地长汀、宁化(2)

2016-09-22 22:45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我在跟时间赛跑,希望通过今年办的这个红色家庭展,能让更多的人记住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希望这些红色基因能够世代相传。”钟老告诉记者。

  钟老做这件事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源自一名老党员心中的那份坚守:“那时候,红军将士为了信仰,当兵扛枪打天下,走完了二万五千里。和他们比,我做的这些又算啥?”钟老说。

  65年前在松毛岭上见到漫山遍野烈士尸骨的那一幕,至今仍令钟老难以忘怀。

  “一定要让这些烈士入土为安”,钟宜龙暗下决心。他与当地村民、党员干部将一块块遗落在山间的战士遗骸捡回,集中安葬,并建起了一座两米多高的无名墓碑。

  60多年风雨无阻,钟老每年都会与家族子孙一道,祭奠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的英烈们:“没别的,我就是想让子孙后代们看看,这些人当兵扛枪打天下是为了啥。”

  “铭记的是长征精神,坚守的是共产党人不变的信仰。”宁化县委党史办原主任刘根发告诉记者,如今,长征这段历史虽已远去,但作为精神丰碑,它深深刻在每一名中华儿女心中,经久相传。

  行胜于言!在闽西这片红土地上,还有无数中华儿女身体力行,延续着这股精神血脉。

  在宁化县革命纪念馆,馆长陈端欣喜地告诉记者近年来自己观察到的一些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关注革命历史、关注那段红色岁月。“传承长征精神,不能只靠一代人,只有代代相传,才能发扬光大。”陈端说。离开时,记者看到一个十岁出头的小男孩,正肩着“红色小导游”的绶带,与身边游客一同回望那段红色记忆。

  前行——

  “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

  8月27日,记者来到宁化县淮土镇青平村。谈及老支书罗世珍,村里无人不晓,就连十来岁的孩子,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罗老今年86岁了,是红军烈士罗家煌的儿子。”青平村现任党支部书记罗发庆告诉记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罗老就带领村里人平土地、修水库、建拱桥、铺村路,“老婆生孩子的时候,他坚守在工地;自己生病的时候,也没离开过工地。直到现在,村里有难事,他仍然二话不说,挺身而出。”

  “当年,父辈们打天下为了啥,还不是为了人民群众吗?长征为何能胜利,还不是因为有群众的支持吗?”罗世珍说,“我们现在要做的,仍然是跟党走,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是为了当官儿,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担当!”刘根发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红军长征胜利至今,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宁化县委书记余建地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回顾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正是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

  长征精神已深深融入闽西人民的血脉中。这块红土地上的党员干部怀揣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扛起责任,接续奋斗——

  由于当年为红军提供了大批物资被称为“红军街”的中复村古街,已成了有名的“淘宝街”,云集了近50家网店,成为全县农村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创业孵化基地。山茶油、红糖姜、老酒等农家特产,从这里走向全球。

  作为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宁化三年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7720户2万多人。如今,已有3000多户1万余人脱贫。

  ……

  “依靠白莲产业,去年全村有16户贫困户脱贫。”宁化县淮土镇隘门村村委会主任王水祥告诉记者,帮助村民早日脱贫,是他最大的心愿,“我从小也是以肩挑谷,理解穷人的苦。”

  记者在王水祥家看到,爷爷王荣根的烈士证就挂在他的书房里。“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别忘了爷爷当初为什么出发,更别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王水祥说。(记者 王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