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关于今年第11号台风“红霞”,即将生成来袭的消息,又开始盛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以及日本东南部的太平洋海面上,再次出现了两个台风扰动云团,并且被日本的气象机构编号,但是从今天最新的卫星实况来看,这两个所谓的台风扰动,并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旋转云系,核心对流相对散乱,基本上可以看成两片凌乱的散云,虽然按照台风命名表,今年第11号台风,名字肯定是叫“红霞”,但是这两个台风扰动预计都很难发育成功。
从风云卫星图像来看,西北太平洋地区在10号台风海神消失之后,基本上都是处于了稳定的模式,虽然有一个新台风胚胎96W,但是在酝酿2天左右的时间之后,已经消失了,已经停止了对该台风胚胎的编码。
从96W胚胎的云图也可以看到,96W已经只剩下了残余。所以没有什么影响了,接下来在它持续偏西的移动之中,将会继续减弱消失。而在9月10日,大家可能看到日本气象厅预报图上面还显示了一个低压区,中心气压值为1008hpa。但初步预计接下来也会消失在菲律宾东部地区,所以最多残余影响菲律宾就结束了。西北太平洋暂时没有台风发展起来的可能性。
从云图大家还可能是看到两个比较大的“低压区”,不少的科学爱好者应该也注意到了,特别是在日本远海地区,也就是先前10号台风海神发展的附近区域,也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低压区,那会不会出现新的台风呢?
确实在GFS的模拟情况之下,会形成低压区,但是很快就会消失,所以这个低压区也发展不出来今年的11号台风红霞,这也意味着今年的11号台风红霞还要继续延迟,出现不会太早,太快,没有迹象。按照我国发布的新消息指出,预计未来11-20天,西北太平洋面还将有2~3个台风生成。这说明在未来10天是不会有台风的,所以台风的空窗期是出现了,短时间不太可能出现台风。
2020年第11号台风“红霞”,名称来源朝鲜,含义是日落时红色的天空。
11号台风红霞前世:
超强台风红霞(英语:Typhoon Noul,国际编号:1506,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6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Dodong,菲律宾华语译名:渡东)为2015年太平洋台风季第6个被命名的风暴。“红霞”(朝鲜语:노을)一名是由朝鲜提供,是指日落时红色的天空。15年4月30日,一低压区在楚克附近海面上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2W。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当晚10时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评级为“LOW”,但直至5月2日凌晨3时才提升为“MEDIUM”。同日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下午4时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该系统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的机会上调为“HIGH”,并对其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晚上8时,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出烈风警报,同时台湾地区中央气象局则将该系统升格为热带低压。5月3日早上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正式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06W。
到了秋天,台风虽然不如夏天那么多,但威力和影响也不容小觑。通常,我们把6月至8月生成的台风称为“夏台风”,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称为“秋台风”。
统计显示,过去71年间,夏季生成台风个数为825个,为台风最活跃季节,而秋季也有808个台风生成,仅次于夏季。
秋季中,9月最活跃,平均登陆个数达到1.75个,仅次于台风活动最频繁的8月(1.93个)和7月(1.86个),差异较小。
与夏台风相比,登陆我国的秋台风登陆地点明显偏南。据统计,以9月为例,登陆我国的台风集中在偏南地区,无一台风登陆江苏及其以北地区。最扎堆的地方要数广东和台湾,其次是福建和海南,总体位置偏南。
秋季,台风登陆点南移与副热带高压位置变化有关。台风一般沿着副热带高压外围活动,进入9月后,副热带高压逐渐东退南移,台风受到副热带高压压制,导致路径也偏南。所以,秋台风比较少影响到江苏、山东、辽宁等地理位置相对靠北的省份,影响的势力范围集中在华南一带。
下图为9月常见的副热带高压形态,副热带高压呈现东西带状,台风在副热带高压南边西行去华南。
除了秋台风这个“狠角色”以外,秋季还需要关注华西秋雨!
副热带高压的南撤,开启了我国又一场雨季——华西秋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是我国华西秋雨的主要时段,是我国华西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
华西秋雨主要涉及的行政区域包括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宁夏、甘肃8个省市区。
进入秋天,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高压西侧或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将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西地区,使其具备了比较丰沛的水汽条件。同时,随着冷空气不断从高原北侧东移或从我国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倒灌,冷暖空气在我国华西地区交汇,便形成了华西秋雨。
来源:中国天气
由于秋季暖湿气流通常不及盛夏,因而降雨强度并不是特别大,比较缠绵。但是持续的降雨,也很容易引发秋汛及次生灾害。
当秋季频繁南下的冷空气与滞留在华西地区的暖湿空气相遇,使锋面活动加剧,则会产生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而当冷空气势力较强时,冷暖空气交汇比较激烈,降雨强度会随之加大,甚至可以导致严重的洪涝灾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