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根鲁班尺指挥建成雕梁画柱的亭台楼阁,或普通人家生产生活功能齐全的房屋?”福建省长汀县的传统客家建筑营造老木匠卢何何说,现在,人们对此特别感兴趣。
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今年,当地将一座修缮恢复的古建筑活化利用,建起了中国客家建筑营造技艺传习所。作为义务解说员,每到节假日期间,卢何何身边总是围满了游客。
“没想到自己的老手艺和木工知识又‘吃香了’。”今年已年近7旬的卢何何指着传习所墙上琳琅满目的木工工具告诉记者,他17岁学艺时,农村建房子、修祠堂、修寺庙的活计很多。他学艺两年出师,还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木工好手,开始自己带徒弟。
不过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楼房逐渐代替了传统木构房屋,卢何何他们的活越来越少,只能放下老手艺,外出务工。“作为古汀州府所在地,长汀的传统建筑木、石技艺和雕工等乡土人才很多,但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几乎都改行了。”与卢何何一样有着传统建筑构件雕刻技艺的曹兴荣说。
他们的命运在十年前又一次发生了转折。2012年,长汀开始正式保护修复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建筑,当地政府为恢复古城神韵遍访南方客家古建筑遗迹,大力搜揽木工、石匠、雕工等古建筑修复乡土人才。
“通过十年的摸索积累和学习,我们的技艺更进了一步。现在除了古城、古村落的修复,仿古民宿和木工文创等产业也开始兴起,老手艺重新成了赚钱吃饭致富的‘家伙’。”卢何何说,县里认定的5000多名传统客家建筑营造乡土人才,现在基本都干回了老本行。
作为长汀县传统技艺汀州客家灰雕制作技艺传承人的俞亮生,近年来也靠着老手艺重新打出“名气”。“现在我们不仅在本地和周边的县区,还会受邀到省外做古城及古建筑修复。手艺好的,一天的工钱就有上千元。”俞亮生说,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加上传统建筑独特功能、工艺本身的吸引力和价值,引发了市场热捧。
记者在长汀县中国客家建筑营造技艺传习所内看到,除了传统建筑木工作品模型外,还展示着各种木工文创作品。一两米高的木质“机器人”、各式各样的鲁班锁和精美家居摆件,也深受游客欢迎。
“近些年在长汀,即使是传统客家建筑营造方面,各个工种也越分越细,木工等老手艺不仅有传承还有创新,并逐渐开辟出新的市场。”长期从事木雕文创作品创意设计制作的长汀人饶如建说。
长汀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李靖生告诉记者,现在古色古香的中国客家建筑营造技艺传习所,是本地老手艺人根据传统客家建筑营造法式,从残垣断壁中按原样恢复的。“让人惊叹的工程背后,藏着的传统文化密码及其传承人,是长汀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难得的宝贵财富。”李靖生表示。
来源:新华社